close

【新華社】

在北京城的霓虹喧囂中,有一片古老、保護完整的四合院區——南鑼鼓巷。1993年,這條有著700年曆史的老北京衚同裏,來了一位金髮碧眼的英國小夥安營紮寨,一住就是十幾年。

「我的人生有一半是在中國度過的。」當年17歲隻身來中國旅遊的英國小夥江森海,如今是北京兩家創意連鎖店的掌門人,是中國電視選秀節目的嘉賓評委,也是南鑼鼓巷衚同社區居委會的積極分子。

在南鑼鼓巷眾多創意小店中,江森海的「創可貼8」以其特色品味,赫赫有名。其最初構想源自一次偶遇。「2005年我在故宮裏溜達,看到遊客還穿著和10年前一樣的『我登上了長城』文化衫,沒有絲毫改變,更談不上任何設計。」老江開始琢磨,如何把自己眼中的北京「貼到」這些枯燥乏味的文化衫上。

於是,「創可貼8」的開山之作誕生了:傳統的長城風景畫前,站著一個穿比基尼的女孩。儘管這個作品無人喝彩,但它絲毫不能阻擋老江的創作激情,他循著「貼」的概念,不斷去蒐集老北京的物件,用老外的眼睛重新發現它們的美。

上世紀60年代北京通用的糧票、北京地鐵老票根、夏利出租車上1.2元的價簽等等「古董」,在江森海眼中都是能代表北京的符號,都被貼在了T恤衫上。

這樣的混搭,逐漸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。看店的阿姨說,很多外國顧客對老江的「古怪」設計愛不釋手。「尤其這個『宮保雞丁』,外國人來了,拿起來哈哈哈就樂,說我們外國人就愛吃這個,到中國來,第一個菜就吃這個。」

談起自己的生意經,江森海說除了保證產品不斷地推陳出新,另外一個秘密武器,就是他的店員。她們全部是胡同裏退休的阿姨,和老江彼此之間是朋友鄰居,也是相互信任的合作夥伴。

「比起年青一代,這些50多歲的阿姨們,更值得信任,我想這可能和她們生長的年代有關。」江森海回憶起小店創始之初一段不愉快的經歷,「當時合作的一個小姑娘,突然失蹤,還帶走了不少錢。」

就在江森海失落懊惱的時候,同住一個四合院的鄰居康阿姨,幫助他渡過難關。「有我在,你不會再上當了」,江森海仍然記得當時康阿姨的承諾。事實證明,康阿姨是這麼說的,也是這麼做的。

熬過了創業之初的「水土不服」,小店的經營開始走上正軌,營業額不斷上升。「那時,我意識到我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。」江森海回憶,「我要尋求的合作夥伴,原來近在眼前,就和我同住在一個四合院裏。」現在,江森海的創意王國每年可以創造近百萬元的利潤。2011年冬天,一家100平方米的分店在798藝術區開張。

現在連江森海的房東也在店裏幫忙。在很多人看來,這簡直不可思議。江森海卻不以為意,「我的確見過巷子裏很多房東和店主的不愉快,那是因為他們缺少溝通」。江森海認為四合院的魅力在於分享,「我們每天有說不完的話,我的孩子最喜歡各家亂串,吃百家飯。所以我們之間沒有秘密和隔閡,一切都是清楚透明的。」

江森海認為現在的「創可貼8」有兩張名片,一個是在電視熒幕上越來越活躍的他,另一個就是店裏的阿姨。「顧客一進店,看到她們,就會感到北京的氣息。」在江森海眼中,這些鄰居阿姨本身就是北京傳統文化的一部分。「她們最懂得我的創意,而且會在生活中給我靈感。」

事實上,「創可貼8」的成功,也得益於南鑼鼓巷的聞名。這裡古今交錯、中西合璧的激情碰撞,成為遊客到北京最嚮往的地方。門外是古老中國衚同的往日塵煙,門裏是熟悉的藍山咖啡和杜松子酒。過去近二十年的時間裏,定居在北京的江森海,見證了身邊越來越多高樓大廈的拔地而起。讓他感到彌足珍貴的是,自己居住的四合院還保留著原汁原味。

20年前,正在環遊世界的江森海來到北京時幾乎花光了身上的錢,不得已,開始了「北漂」生活。他教過英語、做過翻譯,還搞過市場調查。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是,可以真正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店、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。「北漂」了這麼多年,只有一樣,江森海認為他是特意做的,那就是做有創意的事情。「我經常見到一些人想自己創業,我說不管你的想法有多么奇怪,或者多么好玩,一定要去做。」

【2012-11-08 新華社】

本文出自正妹資訊網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玉蓮 的頭像
    玉蓮

    清新玉蓮的新聞天地

    玉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